伟大长征路线 长征的启程在哪里
伟大长征路线 长征的启程在哪里
“围剿”与反“围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敌我双方的主要斗争形式。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共进行了五次反“围剿”战争,闯过了一道道“真如铁”的难关,书写了大无畏的英雄凯歌。在这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前四次都取得了胜利;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场惨痛的失败,实则酝酿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伟大的转折。本篇介绍一幅由著名军旅画家孙立新创作的油画作品《我们一定会回来》,与您一起重回1934年秋风乍起的于都河畔,重温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的悲壮场景!
《我们一定会回来》
孙立新|油画
2005年
220cm×400cm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历史背景
1933年底,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向各地红军发起进攻,首先以50万兵力,分几路“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军。1934年4月,国民党军队逼近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
面对国民党重兵进攻,在中央负总的责任的博古把军事指挥权交给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李德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搬用正规的阵地战经验,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进攻受挫后,又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短促突击”的战术,同装备优良的敌人打阵地战、堡垒战,使红军日益陷于被动。
国民党军修建碉堡,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大规模的“围剿”
1934年9月上旬,国民党军队加紧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发动进攻,红军已无在原地扭转战局的可能。10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8.6万多人,依依告别苏区人民,越过于都河,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作品赏析
与其他作品选择表现长征过程中战士们如何突破重重困难不同,作品《我们一定会回来》选取了长征开始之前红军战士与苏区群众在于都河畔依依惜别的动人场景进行刻画。虽然画面内容是“离别”,但主题却是“回来”,作品传递出悲壮而沉厚的艺术力量。
作品《我们一定会回来》
为了更好地进行创作,作者曾深入江西体验生活,寻找形象,实地写生,捕捉到众多感动细节,并将之巧妙融入画面之中。
整幅作品色彩阴暗,近处低垂的芭蕉叶、远处压低的云层,均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悲壮氛围。
作品《我们一定会回来》局部
前景中,苏区群众正在依依不舍地送别红军战士,三五成群地倾诉着离别的话语。作者赋予整个画面以饱含情感的动作和细节刻画,使得军民告别这一情景无比触动人心,呈现出强烈的现场感。
作品《我们一定会回来》局部
作品《我们一定会回来》局部
在前景最显著位置,作者着重塑造了一位战士与一位老大娘相拥道别的场景。老大娘佝偻的身躯增强了画面的戏剧性,战士难舍的表情反映出军民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
作品《我们一定会回来》局部
远景处,在茫茫的夜空下,大部队已经有序地离开,象征着伟大长征的开始。
作品《我们一定会回来》局部
“你们一定要回来呀……”这是苏区群众的殷殷嘱托。“我们一定会回来!”这是红军战士的坚定信念。作品讴歌了红军战士与苏区群众的鱼水之情,彰显了红军战士对革命胜利的如磐信仰。
作品《我们一定会回来》局部
红色加油站
《长征歌》
陆定一
十月里来秋风凉,
中央红军远征忙。
星夜渡过于都河,
古陂新田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