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开始海试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开始海试
据了解,自去年4月26日下水以来,第二艘航母建造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完成了系统设备调试、舾装施工和相关系泊试验,具备了出海试验的技术条件。国产航母离港后,其自主研制的动力系统和推进系统将首次接受海洋环境的真正考验,向成为一艘真正的作战舰艇迈出关键一步。
专家表示,相比辽宁舰,首艘国产航母从设计到建造,全部由我国自主完成,并在辽宁舰使用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了多项优化,性能将有全面提升。其研制和建造,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建造中型航母,以及后续更大型航母的能力。
将比辽宁舰更快形成初始战力
除了直升机起降训练,此次航母海试期间还有可能进行固定翼舰载机的通场和触舰、着舰训练,以测试航母舰体是否能承受舰载机起降的巨大冲击力。
前不久,辽宁舰航母编队连续跨越多个海区,分别在西太平洋、南海、东海等海域开展了实战化训练。军事专家杜文龙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这标志着辽宁舰已具备了初始作战能力。而这距离辽宁舰首次海试已经过去了近6年的时间。
辽宁舰进行了10次左右的海试才完成所有测试步骤,首艘国产航母也要多次出海进行反复测试才能完成海试,这个过程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若一切顺利,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国产航母就可以交付部队。交付部队后,国产航母将展开大批量的训练,凭借在辽宁舰上积累的经验,首艘国产航母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的时间应该比辽宁舰要短得多。
若国产航母顺利经过海试的所有测试,达到了所有设计指标,说明国产航母是一件性能优良的武器,交付部队后,要经过大量的艰苦训练,才能真正“上阵杀敌”。
进一步跻身世界先进航母行列
早前,中船重工董事长、航母工程总指挥胡问鸣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表示,新建的首艘国产航母将在辽宁舰的使用和研制基础上,更进一步跻身世界先进航母行列,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航母研发能力。
胡问鸣介绍,目前世界各国装备的航母主要分为大型、中型、轻型三类。大型航母是以美国的尼米兹号、福特号为代表的十万吨级核动力航母;而法国的戴高乐号、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我国的辽宁舰以及新建的国产航母都属于四到六万吨级的中型航母。
“在中型航母里,戴高乐号是中型航母里一艘核动力航母,其它都是常规动力航母,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应该在技术上属于前列。” 胡问鸣说:“现在已经有一支研发设计建造的队伍,已经历练成军,平均年龄在36岁。将来我们国家想发展任何一型航母,我们具备自主设计能力。”
回望中国航母“长成记”
曾经,中国人离航母是那样的遥远。
——海军创建之初,司令员肖劲光租借渔民渔船时对随行人员感慨:“记下来,1950年3月17日,海军司令肖劲光坐渔船视察刘公岛。”
——1980年5月,时任副总参谋长刘华清参观美国航母,美军以保密为由,不让他们触碰航母上的设施。那张后来广为流传的照片上,刘华清踮起脚尖、伸着脖子听取美方介绍,谦虚得像一个小学生。回国后,刘华清言:“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1987年,中国正式提出建设航母规划。
——2012年9月25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一圆中华民族百年航母梦。
——2018年4月12日,“辽宁舰”亮相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式,航母打击群横空出世,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
今天,终于,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国产航母。
图为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仪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从1987年提出建设航母规划,中国仅仅用了30年的时间,就自行研制出第一艘国产航母,从外壳到内在都贯彻着自己的理念设计,这不仅体现出中国海军装备水平的跃升,更彰显着中国国家整体力量的提升。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国产航母仍然还有不小差距。
中国航母为和平繁荣护航
相比辽宁舰,首艘国产航母从设计到建造,全部由我国自主完成,并在辽宁舰使用经验基础上进行多项优化和现代化。在技术成熟度上、总体性能上都尽可能结合了现代国防科技理念,都有较大改进和显著提高。其研制和建造,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建造中型航母,以及将来建造更大型更先进航母的能力。
应该承认,我们的国产航母还有很多提高、改进、完善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航母的建设速度不断创造世界纪录。中国在向海洋强国奋进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海洋强国重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转变,并且深知自身不足,正在快马加鞭,埋头苦干。中国人民有决心有能力,在不久将来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随着国产航母不断成长,中国海军的兵力结构和面貌将逐步发生重大改观,以航母编队为核心的水面舰艇力量结构将逐步形成。中国海军将彻底从“黄水海军”变成“深蓝海军”。这个过程,中国海军始终是维护和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