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老了,还需要男人吗?只恋爱不结婚的70岁阿姨吐露了心声
女人老了,还需要男人吗?只恋爱不结婚的70岁阿姨吐露了心声
爱情是人类七情六欲中最强的感情,我们心甘情愿为爱盲目,被爱吞噬,从童稚的少年到迟暮的老年,每个人都向往在遇到一生真爱时的那种心动的感觉。
——《亲密关系》
爱情不分年龄,但是,世俗的捆绑,给我们灌输的观念,让我们不自觉地认为,爱情是年轻人的事情。
而且,这个年轻人也是分时间段的,不能太年轻,也不能处于暂时还一事无成的混沌期间。
在恋爱这方面,我们对于老年人的态度,似乎就更加严苛。
在我们固有的思维里,老年人就该怡子弄孙,就该排队在超市门口抢鸡蛋,就该没事的时候持上一柄扇子,在震耳欲聋的音乐中喜气洋洋。
爱情这么梦幻又浪漫的东西,跟老年人的沧桑,怎么看怎么不搭调。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三毛在她的《稻草人手记》里,有一篇对老年人生活姿态的记录,为我们揭开老年人恋爱的面纱。
三毛当时住的地方是加纳利群岛,那是一个气候宜人,适合养老的地方。
所以,三毛的邻居大部分都是一些,退了休后搬来养老的人。
最初,三毛不打算与任何的邻居交往,因为在她看来,这一群走到人生边上的人,日子肯定都是寂寞与无聊的。
然而事实却是,这群老年人的精力却能轻而易举地赛过她这个年轻人。不单在兴趣爱好上保持着兴致勃勃,在体力上也不输年轻人,在恋爱方面,也让她有了新的见识。
安阿姨70多岁了,是一个守寡多年的老妇人。她经常去参加由艾叔叔组织的舞会,就像我们的广场舞一样。
后来,安阿姨与艾叔叔在一来二去的交往中互生情愫。
某天,三毛去艾叔叔家串门的时候,发现出来开门的人竟然是安阿姨。原来,两个人已经生活在一起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在意别人的眼光,只是,每个人内心的坚持不一样,所以,这也就决定了我们最终走在自己选择之路时的勇气如何。
一向喜欢与别人聊天的艾叔叔,这次一反常态地一直在屋外整理他的工具。但是,三毛仍然能从他哼出的歌曲中品出幸福的味道来。
安阿姨直接地问三毛,“你在乎不结婚同居的人吗?”
最开始,三毛只是表示,她不在意别人的私事,每个人要如何生活都是自己的权利。
但是,安阿姨仍然追问,她想知道三毛是不是赞成这件事情。
显然,这一对儿夕阳情侣,虽然居住到了一起,但仍然在意着别人看待他们的眼光。
安阿姨对三毛说,他们不结婚,是因为如果结了婚,她就不能再领取前夫的养老金了。而艾叔叔的那一份,只够养活他一个人。
“我们都有过去,我们一样怀念着过去的那一半。只是,人要活下去,要再寻幸福,这并不是否定了过去的爱情。”
每个人都不应该让某段人生空白地、遗憾地度过,哪怕是走到人生的边缘时,仍然如此。
三毛发现,在叔叔家中,本来摆放他全家照片的地方,仍然在老地方。不同的是,也加入了安阿姨的全家照片。
当三毛离开他们那个家时,听见安阿姨在哼着动听的小调。虽然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仍然能从她的声音与眼神里,发现爱情动情的感觉。
人生不应该空白着过,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里,都需要一个人来充实自己的人生。
而是当有这么一个人出现时,可以顺从自己的心意,接纳自己内心世界的想法,并且成全自己。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老年人再谈婚论嫁,或者再涉及爱情领域的时候,最先跳出来持反对意见的人,一般都是他们的子女。
在这些年轻一些的人看来,父母需要按照顾自己为他们规划的余生来过日子,不许越界。
这么大年纪了再谈这些事情,在儿女们眼中似乎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而且,对他们来说,母亲与父亲都是绝对的唯一,他们不愿意看到另外一个陌生人取代了那个位置。
而且,他们更害怕自己的父母被骗,吃亏,或者是让作为儿女的他们最终吃亏。
这些儿女们没有意识到,“孝顺”两个字,其实是拆开来解释的,除了“孝”字,“顺”字也至关重要。
每个人都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人生,谁也不希望被束住手脚,老年人也是如此。
当他们真的在人生的余年中,遇到那个想照顾他,陪伴他,想为他付出自己的人,那种从中获得的幸福感觉,丝毫不亚于年轻人。
我们还年轻,长长的人生还可以有一点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