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人物传-酒神和欢乐之神狄奥尼索斯( Dionysus )
神话人物传-酒神和欢乐之神狄奥尼索斯( Dionysus )
狄奥尼索斯( Dionysus )是酒神和欢乐之神,葡萄种植业和酿造业的保护神,宙斯和忒拜国王卡德摩斯女儿塞墨涅的儿子。狄奥尼索斯与赫尔墨斯、阿波罗、阿尔忒弥斯和其他神灵一样属于奥林匹斯山第二代神祗。赫拉妒忌丈夫和塞墨涅的恋情,得知塞墨涅怀孕后,就变成塞墨涅的奶娘,怂恿塞墨涅要求宙斯以奥林匹斯山天神的样子,带着神的全部光辉出现在她的面前,以证明他的天神身份。宙斯迫不得已,只好满足她的要求,显示出真神本相,结果霹雳闪电顿发,顷刻之间把塞墨尼烧为灰烬。但宙斯及时从她的腹中取出了刚刚六个月大的狄奥尼索斯,将他缝在自己的大腿里让他继续长大,因此宙斯走路时有些瘸,狄奥尼索斯名字即由此而来,意为“宙斯瘸子”。第二次出生后,赫尔墨斯奉宙斯之命把狄奥尼索斯交给俄尔科诺斯国王阿塔玛斯的第二个妻子伊诺(塞墨涅的妹妹)抚养,并让她把小狄奥尼索斯打扮成女孩,这样做是为了瞒过赫拉,那时赫拉正到处寻找这个孩子准备害死他。但这次赫拉没有上当,她使伊诺和她丈夫发起疯来。
后来,宙斯把他带到远离希腊的倪萨山托付给山中女仙抚养。以后他又被托付给牧神潘的儿子西勒诺斯教养。狄奥尼索斯成年后,发明了种植葡萄和酿制葡萄酒的技术,因此被尊为酒神。但赫拉使他得了疯病,他到处流浪,走遍了希腊、埃及和叙利亚。在佛律葵亚,他受到女神库柏勒的欢迎,女神把他介绍到自己的祭奠典仪中,还治好了他的疯病。从此,狄奥尼索斯乘坐一辆由各种野兽拉的车子到处漫游,随同他的嗜酒如命的老师勒诺斯,还有一批崇奉他的人,其中大部分是女人,她们头戴常春藤冠,身披兽皮,手执酒神杖。她们出游时吵吵闹闹,大发酒疯,因此被称为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狂女、狂女迈拉得斯。他的伴侣还有半羊半人的萨提洛斯。他们围着他高歌狂舞,如醉如痴。他到处传播种植葡萄和酿制葡萄酒的技术,因此各地都建有圣殿祭祀他,而且每年都举行狂欢的酒神节来纪念他。
除了作为酒神和欢乐之神,狄奥尼索斯也被许多希腊人认为是植物之神,作为植物之神,狄奥尼索斯每年冬天死去,春天复活。希腊人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庆祝酒神复活。这种庆祝活动后来演变成舞台戏剧,并由此产生了伟大的古希腊戏剧:喜剧、悲剧。节日里要举行戏剧大赛。最重要的酒神节称为大酒神节,每年春天在雅典举行,为期五天。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诺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和喜剧大师阿里斯托芬的悲喜剧就是为这个节日而作的。这些悲喜早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后世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艺术家和思想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和创作题材。对狄奥尼索斯带有强烈狂欢气息的崇拜代表了西方文化感性的一面,因此他被认为是感性的象征,与阿波罗象征的理性精神相辅相成,又互为对抗,一起构成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源头。
狄奥尼索斯在古代宗教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他最初是促进万物生长发育的自然界生产能力的化身。得墨忒尔赐给人类粮食和所有的农作物,而狄奥尼索斯则带给人类水果,尤其是葡萄。他通过种植葡萄和树木给人类带来一切文明的果实,在这方面他只是伟大的文明女神得墨忒尔的补充,他与得墨忒尔在希腊和罗马都有许多共同的圣殿和节日。在另一方面,他又与阿波罗相似,他不仅让人类拥有好心情,令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而且还唤起他们对艺术的热情,因此除了阿波罗外,狄奥尼索斯也被尊为缪斯的朋友和先驱。也是在宗教活动中,人们才能抛却日常身份而表现出种种反传统的放诞行为。这是因为人们需要一种比奥林匹斯教更加贴近社会现实的崇拜对象来摆脱正统宗教对个人精神发展的约束。
在对狄奥尼索的崇拜中,人们找到了挣脱精神枷锁的机会和场所。因此可以说,狄奥尼索斯信仰的出现是时代社会需求的产物。描绘酒神的艺术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多。他的特征是柔美的垂在肩上的卷发,头发一般用葡萄藤或常春藤编织的花环装饰。其他特征还有酒神杖、头部饰带、交叉系在胸前的兽皮(经常是身上唯一的遮盖物),手里还拿着盛酒的器具。陪伴他的动物有狮、虎、豹,金牛和公羊也是他喜爱的动物,月桂也是他的象征,因为它有使人兴奋的作用。
部分由于尼采和其他德国学者所使用的术语,在文艺批评里,狄奥尼索斯常常被当作阿波罗的对立面:酒神似的(Dionysiac或Diony-sian)作品放荡不羁,充满了野性、感性和激情;日神似的(Apollonian)作品则是理性、清明的、有节制的。这两个神代表了两种文艺思想和创作风格。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对狄俄尼索斯的议论堪称精辟:“人类成就之中最大者,大多包含某种醉态,包含某种激情荡涤的审慎的过程。缺少这种巴克斯的成分,生活便会无聊;有了它,生活又会有危险。审慎与激情的冲突贯穿全部历史。与对待其他冲突不同,我们不应过分偏袒任何一方。”
但不应误以为阿波罗只讲理性,事实远非如此。阿波罗也是预言之神,而语言本身是毫无理性可言的。此外,他也会动情,会对爱上的美女穷追不舍;被激怒的时候更会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源于拉丁文酒神(Bacchus)的英文词Bacchanal(作形容词用时意思是“酒神的、酒神节的、狂欢放纵的”,名词用意思是“酒神信徒、狂饮作乐、酒神节”; Bacchanalia(酒神节)和bacchanalian(形容词意思是“酒神节的、饮酒作乐的”,名词意思是“发酒疯的人”,都与纵酒狂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