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逊帝宣统最后的铁杆亲戚们
清逊帝宣统最后的铁杆亲戚们
本主: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1906年-1967年),是清朝第十二位君主,入关后的第十任皇帝,也是中国清朝的末代皇帝。通称宣统皇帝,也被称为清逊帝,史称“清废帝”。道光皇帝曾孙,醇亲王载丰长子。光绪死后继位,是清朝和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帝。溥仪是清朝末代傀儡皇帝。后经日本帝国扶持建立伪满洲国当皇帝,但实际上只不过是日本人的一个傀儡和侵略中国的工具。抗战结束后被处有期徒刑15年。经后过新中国改造成为新人,患肾癌而死,终年62岁。
其父:爱新觉罗·载沣(1883—1951年),晚年自号“书癖”,改名“载静云”,清摄政王。满族,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的第五子,道光帝之孙,光绪帝之同父异母弟,宣统帝之父。生于清光绪九年正月初五日(1883年2月12日)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内。在清朝的最后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国实际的统治者。宣统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被迫辞去摄政王职,闭门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儿子溥仪退位。1928年,迁往天津幽居,后又去东北,拒绝日本人劝降之要求,并怒斥其子溥仪投靠日本,之后返回关内居住。解放后,载沣将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受风寒,于2月3日病故。
其祖:爱新觉罗·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咸丰皇帝的弟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1840年10月16日,去世于1891年1月1日,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爱新觉罗·奕譞被册封为醇亲王,是清朝时期少数掌握大权的王爷。
道光三十年时,奕譞被封为醇郡王,自咸丰帝驾崩之后,奕譞居然与恭亲王配合慈禧太后,共同发动辛酉政变,对慈禧太后的大权加以巩固。正因如此,慈禧太后才开始重用奕譞,并且先后在同治三年及同治十一年时晋封其为亲王。
光绪皇帝登基以后,他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之后他又接管了军机处,甚至权力大到可以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光绪十六年,醇亲王奕譞薨于藩邸,时年仅51岁,谥号醇贤亲王。
其弟:爱新觉罗·溥杰(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 ,乳名誉格,字俊之,号秉藩,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同母弟。溥杰生于北京醇亲王府,父亲是第二代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母亲瓜尔佳氏·幼兰。
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遵溥仪命赴日本留学。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回到满洲国的首都"新京"(长春),以伪军政部步兵中尉的身份出任伪宫廷禁卫队步兵团第一营第二连第二排排长,担任"帝宫"外围的警卫任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溥杰在沈阳机场被苏联军队俘获。 1960年11月28日,溥杰第二批获特赦。二弟:爱新觉罗·溥倛(1915年—1918年),幺弟:爱新觉罗·溥任(1918年—2015年)。
其姊:全名是爱新觉罗·韫媖(1908~1925),醇亲王载沣长女,溥仪的大妹妹。曾嫁郭布罗·润良(末代皇后婉容之兄)为妻,后得急性阑尾炎,当时家里人不信西医,结果耽误了病情,不幸去世,享年1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