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究竟犯了什么错他为什么会被悄无声息的冻死

解缙究竟犯了什么错他为什么会被悄无声息的冻死

解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永乐十三年 公元1415年,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呈上诏狱被关押人员花名册,朱棣在其中看到了解缙的名字,而此时解缙大致已经被关了四、五年。

朱棣很自然地说道:解缙还在啊?好似在问话,也好像是在自言自语,纪纲没有回答,朱棣也没有再问,纪纲汇报完工作,就退了出去。

在永乐七年 公元1409年,朱棣也曾问过同样的话,原话是:平保儿尚在耶?平保儿是平安的小名,平安得知消息,很干脆地自杀了。

朱棣很喜欢用这种模棱两可的话,来考验手下人的办事能力,纪纲作为朱棣的心腹,自然是深谙此道。

回到诏狱,纪纲令人买来酒菜,打开牢门,陪解缙喝酒。

此时的解缙早已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他蓬头垢面眼中失去了光彩,他一杯一杯不停地喝着,由于其愤懑满怀,很快就醉倒了。

随后纪纲命人将解缙拖到雪中,就这么被无声无息地冻死了。

朱棣的话模棱两可,而纪纲办得也是滴水不漏,如果上面怪罪下来,纪纲可以推卸责任,毕竟他们没有用刑,解缙身上也没有致命伤。

那么为何解缙死得如此凄惨?他究竟犯了什么错? 一、在太子之争的问题上,陷入太深 在封建专制王朝,太子的册立问题都极其敏感,一个不慎,可能就会血流成河,因为这涉及到最高权力的继承问题,皇帝的宝座太过诱人,以至于让人们赴汤蹈火,都毫无怨言。

解缙在洪武年间就在朝为官,即便他上疏顶撞过朱元璋,但朱元璋欣赏他的才华,并没有加以惩罚,只不过打发他回家,十年后再用。

朱元璋死后,解缙借哭丧的机会再次来到京城,受到建文帝重用,被任命为翰林待诏。

建文四年,建文帝倒台,朱棣即位,解缙并没有追随旧主而去,而是跑到朱棣马前宣誓效忠,有些人认为,解缙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并没有错,而有人认为解缙是小人行径。

不论如何,解缙在朱棣身上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他再次进入核心权力层,成为内阁大学士。

从开始到现在,解缙都赌赢了,名利二字已经被其收入怀中,可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最终解缙倒在了太子的问题上。

解缙很明白,要想长久富贵,那么光靠着朱棣是不行的,他还要再赌一把,于是他把宝压在了朱高炽身上。

史料记载而太子既立,又时时失帝意。

高煦宠益隆,礼秩逾嫡。

缙又谏曰:是启争也,不可。

帝怒,谓其离间骨肉,恩礼浸衰。

在解缙等大臣的介入下,朱棣册立朱高炽为太子,解缙初期目的到达了,可是解缙却说了不该说的话,得罪了朱高煦和朱棣。

解缙可以夸耀、赞赏朱高炽,但不应去触朱高煦的眉头。

朱高煦当时势力很大,在礼仪上有隐隐超过太子的趋势,解缙上奏朱棣,说朱高煦这么做出圈了,于是乎朱棣很生气,认为其在离间他们父子感情,后果就是解缙开始失宠。

人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尽管解缙已经很谨慎了,但他还是出了差错,换言之,他在太子的问题上介入太深,就难免会犯错。

所谓一步错,步步错,解缙因此得罪了朱高煦,且解缙本身还没有足够强的实力,以至于被朱高煦抓一招之差,成为阶下囚。

二、解缙是决定太子人选的重要因素 之所以朱棣重用解缙,一方面看到了解缙身上的才华,另一方面,解缙比较容易控制,身后没有太大的势力。

在太子册立的问题上,解缙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是因为那句好圣孙,在对的时间,解缙说对了话,让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

无形之中,解缙就成了太子一方的头面人物,枪打出头鸟,朱高煦要扳倒太子,自然会把枪口对准解缙。

很明显,解缙的政治智慧和姚广孝有很大差距,姚广孝在靖难成功后,即刻退隐到了寺庙,即便他每日也要上朝,还参加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但他成功避开了太子之争。

解缙要想保命,要么有着强力的靠山,要么就只能明哲保身,只可惜他冲得太猛,成了众矢之的。

三、朱高煦心胸狭隘,睚眦必报 事实上,解缙失宠后,朱棣并没有要杀他的打算,只不过在朱高煦的暗箱操作下,才令解缙被关入诏狱。

史料记载汉王言缙伺上出,私觐太子,径归,无人臣礼。

帝震怒。

永乐八年,在化州督饷的解缙进京述职,也就是汇报工作,当时朱棣率兵北伐,太子朱高炽监国,于是解缙也只得将工作汇报给朱高炽。

理论上来说,解缙并没有什么过错,他本人应该也清楚,不应该再过多涉及到太子的争端,况且他现在已经被贬到地方任职,官职小了很多。

许在解缙入京的一刹那,朱高煦就得知了消息,随后朱高煦就将此事汇报给了朱棣,并说解缙是私自去见太子,没有人臣之礼,这回解缙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解缙被杀的关键,就是朱高煦,如果没有朱高煦的刻意诬陷,那么解缙很可能不会再受到牵连,奈何朱高煦生性阴险,睚眦必报,得罪了朱高煦,解缙就不会有好果子吃。

四、朱棣缺乏容人之量 作为君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作为明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仁德,但好像朱棣跟仁德之君挨不上边。

虽然朱棣的功绩很大,但后世对其诟病也很多。

原因就是朱棣在靖难成功后,将建文旧臣几乎杀了一个通透,但凡不服者,基本上没有活口,某种意义上讲,朱棣继承了朱元璋的衣钵,承载了好杀的传统。

那些建文帝时期的武将,比如平安、盛庸、铁铉,文臣比如方孝孺、黄子澄、练子宁、卓敬、陈迪等等皆死于非命,其家族亲人大多也难以幸免。

如此大规模清洗群臣,手段之残忍,在历朝历代也数罕见。

朱棣本就是造反起家,所以他只信任手中的屠刀,他缺乏所谓仁德之心、容人之量,之所之朱棣不能和那些古今明君列在一起,跟此事也有很大关系。

解缙的确是明朝史上少有的大才子,但他也是一位为名图利的投机分子,他的死虽是意外之举,也在情理之中。

同类推荐

​北宋青楼女子李师师最终归宿在哪里

​北宋青楼女子李师师最终归宿在哪里

北宋青楼女子李师师最终归宿在哪里 揭秘:北宋青楼女子李师师最终归宿在哪里?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有这么几句,挺能用来形容李师师的遭遇。 ……缓歌曼舞...

​南宋鬼画含义,南宋一幅著名的鬼画

​南宋鬼画含义,南宋一幅著名的鬼画

南宋鬼画含义,南宋一幅著名的鬼画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 尽管古代社会没有现在这般科技发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那时候流传下来的文...

​古时候帝王打赏的金瓜子有什么作用?

​古时候帝王打赏的金瓜子有什么作用?

古时候帝王打赏的金瓜子有什么作用? 宋朝至元朝时期,金子极为贵重,普通人家里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而金瓜子在当时也主要出现在富贵人家,最早就是一些...

​中国历史人物之——刘邦

​中国历史人物之——刘邦

中国历史人物之——刘邦 刘邦,字季,沛县 今属江苏人,生于公元前二五九年 楚考烈王四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 汉高祖一二年,是西汉王朝的建立者。 刘邦在...

​珍妃与慈禧的关系,揭秘珍妃坠井真相

​珍妃与慈禧的关系,揭秘珍妃坠井真相

珍妃与慈禧的关系,揭秘珍妃坠井真相 后宫是戒律最森严的地方,妃嫔不得出宫门一步,她们只是皇室传宗接代的工具,不能有自己的意志和个性。 但在清朝末年...

​汉高祖刘邦跟刘秀谁更厉害

​汉高祖刘邦跟刘秀谁更厉害

汉高祖刘邦跟刘秀谁更厉害 答案是刘邦厉害。 套用毛主席评价刘邦的一句话来说明: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论学问,刘邦不如刘秀,刘秀是...

​河南近期旅游景点宋朝典景深游

​河南近期旅游景点宋朝典景深游

河南近期旅游景点宋朝典景深游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河南近期旅游景点推荐宋朝典景深游,以及与之相关的河南宋代古建筑知识点,希望能为您提供有益的...

​武则天不择手段 最终成功上位成为皇后

武则天不择手段 最终成功上位成为皇后 武曌[zhào],即武则天,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古代上唯一的正统女帝王、即位年龄最大 67岁及...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