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为什么让自己儿媳改嫁?为什么别人还称赞他?

王安石为什么让自己儿媳改嫁?为什么别人还称赞他?

改嫁这种事情在古代,其实还是会引起不小的争议的,虽然并不是每个朝代都对女性非常苛刻,但是这样的事情总是会让人议论纷纷。然而在王安石面前,这一切都不是什么大事,他甚至亲自给自己儿媳重新找了一个人家,把她改嫁出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当时王安石的儿子还活着,为何就要把儿子改嫁走呢?

王安石为什么让自己儿媳改嫁?为什么别人还称赞他?

在北宋政坛,王安石是跺跺脚就能引发官场地震的大人物,他的儿子王雱也天资聪慧,自24岁凭真本事高中进士后便一路顺风顺水,从太子中允做到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受诏编了几本诗书,因才华横溢而深受宋神宗赏识。

王雱是个不折不扣的神童,他小时候,有客到访,指着堂下笼里的獐和鹿,问:“何者为獐?何者为鹿?”王雱眨着眼说:“獐旁是鹿,鹿旁是獐。”客人大为惊奇,觉得他不同凡响。

年少成名的王雱似乎很有资格睥睨众生,朝堂之上一时人人侧目。然而就在他纵横仕途时,不料祸从天降,因病离世,只活了33岁。

王雱究竟得了什么病,以致英年早逝?一说心绞痛,一说失心疯。《东轩笔录》中载,王雱突发心疾,也就是精神出了问题,病情一日重似一日。他的妻子庞氏诞下一子,本是喜事,他却高兴不起来,左看右看,觉得这个孩子长得一点都不像自己,整天疑神疑鬼,并千方百计地想要弄死这个孩子。于是,这个不幸的孩子在他无休止的折腾中早夭了。然而王雱还不罢手,三天两头与庞氏闹矛盾,甚至动辄家暴。庞氏痛不欲生,几近崩溃。

王安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虽疼惜儿子久病不愈,但又不忍让儿媳终日遭罪,万一再把儿媳也逼成疯子,或是闹出人命,就更不好收场了。于是,他主张儿媳与儿子离婚。古代休妻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多是女方背锅,王安石不忍让儿媳落下恶名,便用心地为她找了一户好人家嫁过去。在他的关照下,庞氏过得还算不错。

关于王安石送儿媳再嫁的事,《渑水燕谈录》《古今词话》中都有披露。此外,王雱临终前留下一首《眼儿媚》,其中有云:“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追悔、相思之情溢于言表,仿佛是对庞氏的倾诉。

王雱的悲剧实在让人惋惜,那他的病究竟因何而来?史载,王雱虽聪慧但自小体弱、性格敏感,再加上才高志远、不甘屈居人下,所以遭受挫折时难以解脱,会给自己造成双重打击。一次,王安石正与大儒程颢商议变法,王雱得知父亲变法受阻,立刻披头散发地赤脚而出,当场大叫:“为何不砍下韩琦、富弼的头,这样变法就能成了。”吓得程颢变色道:“小孩子懂什么!”王安石也喝道:“胡言乱语,还不退下!”王雱冲动、偏激的性格可见一斑。

王安石为什么让自己儿媳改嫁?为什么别人还称赞他?

王安石的刚直与强势也是“压死骆驼的稻草”之一—王雱自视才高,可父亲素以公正、清白著称,从不主动为他求官,甚至有意打压,所以王雱只能做些撰书、祭祀的闲事;父亲在变法过程中受到保守派的顽强抵制,王雱也被迫卷入尔虞我诈,进退维谷,难以适从;王雱想帮父亲一把,暗中搜集对手吕惠卿的罪证,不料中了计谋,忧愤难平;王雱病重时,恰逢父亲变法遇挫、惨遭贬谪,他也借病辞官,从此一蹶不振。

即使在政敌眼中,王安石的私德也是无可挑剔的,送儿媳再嫁的行为更是充满人文关怀,可惜他还是没能将心爱的儿子拉出泥沼。

北宋名相王安石,在中进士后的第三年,时年23岁的他又喜得贵子,就是后来被世人称为神童的长子王雱。王雱,字元泽,庆历四年(1044年)出生于王安石任所淮南(王安石时为淮南节度判官),稍一懂事,就表现出有异常人的聪明。

在王雱幼时,具体是几岁,史无确载,老黄估计,也就相当于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的年龄吧,有人为了与王安石套近乎,特地给他们家送来一头獐和一头鹿。这在京城可是稀罕物,王雱小朋友也挤过来看稀奇。客人听说王安石的这个儿子非常聪明,就想考考他,便问王雱:“哪只是獐,哪只是鹿?”

那时没有动物园,在京城里,即使是宰相家的孩子,也没地方去接触珍禽异兽,因为王雱此前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两种动物,所以根本不能分辨哪头是獐、哪头是鹿。客人见到王雱陷入疑惑的沉思中,以为小朋友被难倒了,没想到,只是过了片刻,王雱就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獐旁边的那只是鹿,鹿旁边的那只是獐。”在座的人听了,无不称奇。

王安石为什么让自己儿媳改嫁?为什么别人还称赞他?

(王雱)自幼敏悟,数岁时,客有一獐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为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沈括《梦溪笔谈》)

成功都是为有心人准备的,治平四年(1067年),年仅23岁的王雱就进士及第,结果只被授了个旌德(今安徽旌德县)尉。王雱自恃才高,睥睨一世,这些小官他一直看不到眼里,便将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上。先后著有《论语解》、《孟子注》、《新经尚书》、《新经诗义》、《王元泽尔雅》、《老子训传》、《南华真经新传》、《佛书义解》等。王雱的家学功底深厚,在学术上继承了乃父之长,被时人称作“小圣人”。

在邓绾、曾布等人的举荐下,宋神宗才召见了王雱,并升迁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其后,又受诏撰写《书义》、《诗义》,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

王雱虽然才华出众,但是,情商却低,与官场中人很难相处,慢慢地,就患上了疑心病,也就是抑郁症吧。病情严重时,他就像个疯子一样,很难控制自己。朝廷要调迁他为龙图阁直学士,他却死活不肯就任。

闲居在家的王雱,看谁都不顺眼,尤其是对于妻子庞氏,他怎么看,她都像是在绿自己。疑心生暗鬼,精神失控的王雱,就此认定庞氏对自己不忠。更令家人难以接受的是,他连自己亲生的儿子也充满了怀疑,“以貌不类己,百计欲杀之”,于是,那个可怜的孩子,来到人世间还没享受到父母之爱,很快就被他这个疯爸爸给折磨死了。

遭遇丧子之痛的庞氏有苦不能诉,只能是躲进房中,每天以泪洗面。越是这样,王雱越怀疑她在外有相好,天天哭丧个脸,是在嫌弃自己,于是,家暴就成了他的必修课。

作为父亲的王安石,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痛在心中。王安石在担忧儿子病情的同时,也非常心疼自己的儿媳,长此以往,儿媳也会像自己的孙子一样,迟早会被自己的疯儿子给折腾死。作为一代名相,王安石为人的格局也有异常人,为了让儿媳早日脱离苦海,便做主强逼着王雱与庞氏离了婚。

王安石为什么让自己儿媳改嫁?为什么别人还称赞他?

在当时,女子遭夫家休妻,在人前是很难抬起头来,因为,一个妇人,如果没有犯错,夫家是不能随便悔婚。比如,春秋时代的著名教育家孔子就休过妻,具体原因不详。但是,正常情况下,男子要想休妻,除非女子犯了“七出”之条。

所谓“七出”,就是女子被休的七种理由,通俗地说,就是女子触犯了律法上规定的七种错误,哪怕是其中的随便一条,男子才可以“出”妻——将妻子赶出家门。

七出也称“七去”,据《大戴礼记·本命》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不顺父母去,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盗窃,为其反义也”。

到了唐朝时,为了保护已婚妇女的合法权益,这个规定又被进一步完善。唐律规定:妻无七出及义绝之状而出之者,处徒一年半;虽犯七出而有三不去的情况而出之者,杖一百,追还合。但如犯恶疾及奸者,即使有三不去的条件,仍可径行出之,不受上面规定的限制。

因为庞氏在王家没有犯任何错误,王安石不愿意让庞氏背上被休掉的恶名,又亲自为前儿媳庞氏选择了一位好夫婿,相当隆重的将王雱妻子庞氏“嫁”了出去。这就是很多史书中记载的“王太祝(王雱)生前嫁妇”。王安石此举,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成为传颂一时的美谈。在那个时代,王安石能有如此胸怀与大义,实在难得。

子夭妻嫁不久,王雱于熙宁九年(1076年)抑郁而逝,年仅33岁。王雱病逝,朝廷特赠其为左谏议大夫;政和三年(1113年),又被追封为临川伯。这也算是对一代才英年早逝的一份安慰吧。

同类推荐

​夷陵之战后为什么孙权先求和

​夷陵之战后为什么孙权先求和

夷陵之战后为什么孙权先求和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这是人类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惨败。在这场战争当中,刘备败在了陆逊的火攻,被迫退守到了永安,刘备率领出...

​李建成谋反失败后,为何仍然可以当太子?

​李建成谋反失败后,为何仍然可以当太子?

李建成谋反失败后,为何仍然可以当太子? 李建成作为李渊确立的太子,这个太子之位可以说坐的还是非常稳固的,李建成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次谋反的行动,但是...

​太上皇地位是怎么来的?

​太上皇地位是怎么来的?

太上皇地位是怎么来的? 说起汉朝,这是我国封建王朝期间自秦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若是算上东西两汉的话,前前后后延续了有400多年的时间,而它的开朝...

​如何评价唐宪宗的一生

​如何评价唐宪宗的一生

如何评价唐宪宗的一生 唐宪宗李纯一度被认为是挽救晚唐的希望,到头来却功亏一篑。唐宪宗在位一共15年,期间大力改革,平定藩镇,开创元和中兴,做出了不...

​南北朝时期为什么是北方统一南方?

​南北朝时期为什么是北方统一南方?

南北朝时期为什么是北方统一南方? 西晋中期爆发了八王之乱,从而逐渐跨入十六国,全国也就此陷入到了一段长时间的分裂期。420年至589年,进入到南北朝时期,...

​明朝朱元璋马皇后怎么死的葬在哪

​明朝朱元璋马皇后怎么死的葬在哪

明朝朱元璋马皇后怎么死的葬在哪 马皇后在历史上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皇后,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但是与同样身份的吕后却有很大的不同,她并不像...

​韩信如何才能避免被杀?司马迁曾给出答案

​韩信如何才能避免被杀?司马迁曾给出答案

韩信如何才能避免被杀?司马迁曾给出答案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韩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韩信身为刘邦击败项羽的最大功臣,项羽一死刘邦自...

​魏延为什么会反?

​魏延为什么会反?

魏延为什么会反? 234年,诸葛亮在北伐的途中趋势,杨仪接管了兵权之后,遵循着诸葛亮的遗命将军队撤回了汉中地区,这举动着实让魏延很是上头。魏延于是怒而...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砒霜中毒?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砒霜中毒?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砒霜中毒? 光绪皇帝原本可以成为“戊戌变法”最有力的推动者,可惜却在最重要的时候被慈禧太后控制,最后卧病身亡。不过关于光绪皇帝的死...

​韩信为什么没有反刘邦 为何宁死也不反

​韩信为什么没有反刘邦 为何宁死也不反

韩信为什么没有反刘邦 为何宁死也不反 说起韩信,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在我国历史上,韩信被奉为“兵仙”或“战神”。萧何曾经说过:“国士无双”,刘邦...

​揭秘忽必烈攻打日本为什么失败

​揭秘忽必烈攻打日本为什么失败

揭秘忽必烈攻打日本为什么失败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忽必烈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知道忽必烈有多厉害也不用我们多说吧,但是就是这么厉害的忽必烈话说在攻...

​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都有谁

​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都有谁

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都有谁 说起康熙皇帝,相信大家不会陌生,经常在各种清宫剧中亮相。看戏在位61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位皇帝不仅...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