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何实行闭关锁国?其实并不是因为愚昧无知

乾隆为何实行闭关锁国?其实并不是因为愚昧无知

要说起清朝时期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很多人都会感到非常痛心,也会认为,这都是因为清政府的愚昧无知所导致的,但是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清朝更加愚昧无知,完全没有一点的进步,因此与整个世界都脱离了,才导致了落后。但是,事实当真是如此吗?乾隆皇帝时期为何要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他这样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竟然不是因为他们的愚昧无知?

乾隆为何实行闭关锁国?其实并不是因为愚昧无知

1.闭关锁国的由来

认定中国清代前期实行了“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时试图向中国推销其商品(特别是鸦片)的英国商人。马克思在1853年为《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接受了这一观点。

因此,这一观点于20世纪50年代纳入了当时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并被“学者”们推至明代,写入了教科书。于是,在大多数大陆中国人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常识”:明清时代“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是造成中国历史上由先进转为落后,以至近代长期挨打的重要原因。就是有学者不同意这一观点也无从说起,就是说了也立即被主流意识形态淹没。

“闭关锁国”体现为对海外贸易的各种限制性政策,其中最严重的是“海禁”,其次为“一口通商”,再次为其他限制性政策。

很多文章将“海禁”直接等同于“闭关锁国”。但“海禁”的定义并不是简单明了的。从各种文献看,判断海禁之有无的标准大不相同。有人以有无明文禁令为标准,有人据市舶司或海关的开闭来判断。

而且海禁有全面与部分之分,部分海禁又包括对特定港口、海域、航线(如东洋、南洋)或国家(如日本),及只针对部分特定主体(如本国商民、“红毛夷”、“倭人”)和客体(如某些商品、船只)的禁令。应该指出的是,只针对未经政府允许的走私贸易禁令不应算做海禁(在如此宽泛的定义下,几乎所有现代国家都在实行海禁)。另外,禁令不一定能够有效实施,不同时期禁令实施的力度和效果有所不同,禁令的有无更不等于是否“闭关锁国”。总体上说,明清两代只在明前期、嘉靖倭乱时期和清初近乎全面海禁,时间跨度远短于开海或部分开海时期。

乾隆为何实行闭关锁国?其实并不是因为愚昧无知

2.乾隆为何实行闭关锁国

乾隆皇帝一生的执政创造了不少历史之最,其中将中国封建王朝的经济文化推向了顶峰,这是他值得后人肯定的一面。但乾隆皇帝也是最被后人诟病的封建帝王之一,他积极拓取在缔造辉煌之同时,也因夜郎自大,固步自封而毁灭辉煌于一旦。闭关锁国政策的全面施行,更是乾隆皇帝一生执政错误之最,这一政策不但为大清王朝之灭亡埋下伏笔,更是将清朝拖入了落后挨打的无尽深渊。

说起乾隆时期的闭关锁国,我们不禁要问乾隆皇帝为什么要闭关锁国?

倘若我们仅以乾隆皇帝的无知与愚蠢来定义这个败笔政策,未免就太过简单和肤浅,而是应该结合乾隆朝闭之时代背景和其政治目的,来分析和了解一下现闭关锁国之前因后果,进而探讨它的不良影响。

在研究乾隆朝闭关锁国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一下闭关锁国这个政策之起源。

实际上,闭关锁国这是一个抽象概念,所谓的“闭”与“锁”都是相对的,但要是以乾隆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标准衡量的话,元末就开始推行了,而进一步发扬者乃明太祖朱元璋,甚至这一政策一直贯穿大明王朝之统治。

有朋友会反驳,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多么伟大之壮举,怎么能说是闭关锁国?郑和下西洋确实是走出国门,但是这完全是官方行为,并且绝不是为了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与交易而为之,因此不得称之为开放。

有的朋友还会说“隆庆开关”,这确实是一次开放行为,但仅福建月港一个小港口,各项规定也是十分谨慎,而且隆庆开关也给大明王朝带来了一定灾难。总而言之,闭关锁国绝不是乾隆皇帝始创,也就是说,闭关锁国是我国封建历史的一个长期问题。

乾隆为何实行闭关锁国?其实并不是因为愚昧无知

我们将时间拉回大清王朝,大清王朝的建立初期由于东南沿海尚存威胁,因此实施海禁,也就是闭关锁国政策,但随着康熙皇帝解决了东南最大岛屿问题之后,海禁也相对放松。

再加之,康熙皇帝本人比较开明,对于西方科学较有兴趣,所以康熙朝时期是比较开放的。但是在雍正朝初期,发生了一次传教士教会冲突事件,这次冲突与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系,实际上就是西方相对开放的思想,是对传统封建思想存在冲击,这是统治阶级最为担心的,因此传教士遭到驱逐。

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来说,固化人民思想乃重大要务,大清王朝尤甚之。本来以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就使得大清王朝的统治地位合法性屡造非议,因此全国各地以此为旗号的反动活动层出不穷,这让大清王朝统治者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忧患意识,大清王朝的帝王们,尤其是前几代帝王,各个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终于在乾隆时期将王朝之统治推向了顶峰。但是,强盛之下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因人口迅速增长,人民温饱得不到保障为社会矛盾之首。矛盾向来是滋生不安定的最肥沃土壤,盛世之下的反清势力又有所抬头。

那么这一王朝内部问题又与闭关锁国有什么关系呢?

闭关锁国“锁”的是对外贸易,这跟国民思想问题以及社会矛盾又有什么关系呢?而且贸易往来必将给国家带来财富,难道乾隆皇帝毫无感知?

首先要说明的是,商业贸易上的收益乾隆皇帝是清楚的,因为在乾隆二十年,乾隆皇帝还特地是否在浙江开关做了一次讨论,值得讨论就说明这个事情有益处,所以不能因为之后推行了闭关锁国,就以为乾隆皇帝以及朝臣们都不懂贸易。

乾隆为何实行闭关锁国?其实并不是因为愚昧无知

3.既然明知有收益,可能收益还会很大,为什么还是选择闭关

这就与前分析阐述有关了,对外贸易就意味着要与外国人接触,这无疑是给了国人见识和接触外界世界的机会,这种贸易上的接触在取得财富这类“硬货”的同时,必然会带来一些“新”思想文化等“软货”。而就是这类软货,让本就极度不放心的乾隆皇帝更加神经过敏,为了将这种反动思想掐死在萌芽,甚至为了防微杜渐,给后代子孙营造一个安定稳定之统治环境,排除一切让反动思想有机可乘成为了他的首要考虑因素,至于收益有多大,在与“确保”王朝统治安全的大是大非之面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尤其是西方文化思想,更是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背道而驰,是当时全国公认的悖论,为了不让这种“悖论”污染了国民思维,所以限制贸易成了必要之必要,因此“一口通商”成了基本国策,而清政府给出的理由是“海防重地禁止商业活动”。实际上,从当时国际时局来看,根本没有什么势力可以威胁到清朝的海域,因此“闭关锁国”很大程度是为了钳制人民思想,而非为了加强海防防御。

那么这闭关锁国给清朝带来了什么呢?事实证明,闭关锁国给清朝带来的完完全全是负面作用。

论海防,在英国人用坚船利炮面前是毫无作用,但是在钳制人民思想方面效果显著。由于闭关锁国政策在鸦片战争之前做得很好,甚至是更完备地贯彻着,这几乎是彻底将清朝与世界隔绝,对于外部世界之变迁,国人一无所知,而且更可怕的是,清朝百姓对此丝毫不感兴趣。

乾隆为何实行闭关锁国?其实并不是因为愚昧无知

这一问题并不是只是民间如此,那朝廷官员,所谓的国家精英们亦是如此,因此当外国侵略大祸临头之时,精英们的判断都是不准确乃至不正确的,失败是必然之结果。即便是在国门被轰开之后,很多人亦夜郎自大,沉迷于天朝上国而不能自拔,依旧主张拒先进科技与门外,使得清朝在改革之道路上荆棘密布,步履维艰。

作为闭关锁国的决策者,甚至是倡导者——乾隆皇帝,应该说是清朝闭塞落后的主要责任人,当然他的继任者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亦不例外,作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的他们,被后人诟病无可厚非。

虽然我们读史之时,强调历史人物有其时代局限性,这是客观事实,必须尊重,然则作为时代的领导人,尤其是一人独大的集权统治,高瞻远瞩甚至是划时代之眼光是决定国家未来走向,决定着国家命运之关键。显然,乾隆皇帝以及后代的大清王朝帝王们都缺乏这样的能力。

同类推荐

​太上皇地位是怎么来的?

​太上皇地位是怎么来的?

太上皇地位是怎么来的? 说起汉朝,这是我国封建王朝期间自秦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若是算上东西两汉的话,前前后后延续了有400多年的时间,而它的开朝...

​如何评价唐宪宗的一生

​如何评价唐宪宗的一生

如何评价唐宪宗的一生 唐宪宗李纯一度被认为是挽救晚唐的希望,到头来却功亏一篑。唐宪宗在位一共15年,期间大力改革,平定藩镇,开创元和中兴,做出了不...

​南北朝时期为什么是北方统一南方?

​南北朝时期为什么是北方统一南方?

南北朝时期为什么是北方统一南方? 西晋中期爆发了八王之乱,从而逐渐跨入十六国,全国也就此陷入到了一段长时间的分裂期。420年至589年,进入到南北朝时期,...

​明朝朱元璋马皇后怎么死的葬在哪

​明朝朱元璋马皇后怎么死的葬在哪

明朝朱元璋马皇后怎么死的葬在哪 马皇后在历史上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皇后,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但是与同样身份的吕后却有很大的不同,她并不像...

​韩信如何才能避免被杀?司马迁曾给出答案

​韩信如何才能避免被杀?司马迁曾给出答案

韩信如何才能避免被杀?司马迁曾给出答案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韩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韩信身为刘邦击败项羽的最大功臣,项羽一死刘邦自...

​魏延为什么会反?

​魏延为什么会反?

魏延为什么会反? 234年,诸葛亮在北伐的途中趋势,杨仪接管了兵权之后,遵循着诸葛亮的遗命将军队撤回了汉中地区,这举动着实让魏延很是上头。魏延于是怒而...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砒霜中毒?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砒霜中毒?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砒霜中毒? 光绪皇帝原本可以成为“戊戌变法”最有力的推动者,可惜却在最重要的时候被慈禧太后控制,最后卧病身亡。不过关于光绪皇帝的死...

​韩信为什么没有反刘邦 为何宁死也不反

​韩信为什么没有反刘邦 为何宁死也不反

韩信为什么没有反刘邦 为何宁死也不反 说起韩信,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在我国历史上,韩信被奉为“兵仙”或“战神”。萧何曾经说过:“国士无双”,刘邦...

​揭秘忽必烈攻打日本为什么失败

​揭秘忽必烈攻打日本为什么失败

揭秘忽必烈攻打日本为什么失败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忽必烈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知道忽必烈有多厉害也不用我们多说吧,但是就是这么厉害的忽必烈话说在攻...

​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都有谁

​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都有谁

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都有谁 说起康熙皇帝,相信大家不会陌生,经常在各种清宫剧中亮相。看戏在位61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位皇帝不仅...

​战国时期向夫人是怎么死的

​战国时期向夫人是怎么死的

战国时期向夫人是怎么死的 向夫人怎么死的 向夫人是战国时期的人物,据说她是楚威王的一个夫人,其实只是个妾室而已,地位十分的低下,但是历史上其实并没...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