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揭秘:沈阳“三好街”“五爱街”源于什么?
地名揭秘:沈阳“三好街”“五爱街”源于什么?
前些天,橹哥策划了一期“八德街”的帖子。随后,有网友留言,称不光有“八德”,还有“四维”,即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皇姑地区分为皇姑、北陵两个区公所,在1946年时,以儒家“四维”、“八德”命名街路,皇姑的有崇礼、重义、明廉、雪耻、才智、尚勇、辅仁、克俭。北陵的有:维德、精忠、至孝、和悌、诚信、亚明、安民等。
那么,今天咱们再聊一聊两个著名街路,三好街与五爱街的命名原由——
三好街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和平三好街一带只是一片荒野和沼泽地,根本没路可走。通过1931年出版的地图可以看到,在今天南湖公园东侧和鲁迅公园东南一片地区只有七个自然村落和三个院子。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
1952年9月23日,鲁艺文艺学院从哈尔滨全部迁回沈阳,不久改组成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东北美术专科学校。这时,沈阳特别市政府决定为这两所学校选择地点,建设新校区。于是,决定在鲁迅公园东南边废弃的永安窑地建设东北美术专科学校(今鲁迅美术学院),在它的南面千余米原来日本人的旧靶场上,为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今沈阳音乐学院)建设新校舍。同时,在靶场西边不远处建设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
为了使这些新建的学校有一个优美环境,1953年初,沈阳特别市政府开始在这几所学校的门前修建南北通行的道路。就在道路刚竣工时,6月30日,毛泽东主席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的谈话《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发表,其中说:“我给青年们讲几句话:一、祝贺他们身体好;二、祝贺他们学习好;三、祝贺他们工作好。” 于是,根据毛泽东主席的这次讲话精神,沈阳市政府决定将学校门前的这条路命名为“三好街”。
但是,1953年的“三好",与1954年开始评选的“三好学生”,并不完全一样,“三好学生”是指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
五爱街
在沈阳,还有一个著名街区,叫“五爱街” ,那么它又怎么来的呐?具体的“五爱”是指什么?
资料显示。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通过的宪法对此没有修正。那么,“五爱”是指这5条吗?
看看网友“柳塘寒士”提供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就有“五爱街”的地名,应该与1982年没有关系。
1953年,就有“五爱街”的称谓啦!
1957年的沈河街路地图,“五爱街”虽然较短,但赫然在目
橹哥进一步求证,原来“五爱”最早出现在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原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
可以判断,“五爱”是指建国前夕的这一版表述,那么,“五爱”的第五爱是“爱护公共财物”!当然啦,上世纪1980年以后,从沈河区正阳街大舞台、青年公园东南角和西顺城街等路边地摊,发展成“五爱市场”,“五爱街”跟着借了光!
(同名微信”盛京摆渡“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