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小知识:四百八十寺在南朝时的南京城并不是一个夸张的数字
旅游小知识:四百八十寺在南朝时的南京城并不是一个夸张的数字
四百八十寺在南朝时的南京城并不是一个夸张的数字,如果严格来说寺庙的数霪还多子四百八十。南京的寺庙不仅数量众多,而旦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由于战乱等原因,今天留下的名寺不多,但身处其中,依旧能感受到音曰的风采。栖霞山平时是宁静的,而到了秋天,丹枫如火,这时游人交织,分外热闹。在这动静之间,栖霞山途释着自己的优美韵致。栖霞寺则给栖霞山带来了佛教的静谧气息,千年的石刻佛像则见证了栖霞山的叶釭叶黄,花落花开。秋天到栖霞山赏枫叶,在南京是再传统不过的了。
自古以来,南京人就有"春牛首,秋牺霞"的郊游习俗。''栖霞胜境"是金陵四十八景之山上有成片的枫树,每到深秋,丹枫如火,层林尽染,景色迷人。另外栖霞山名胜古迹众多,奇岩竞秀,怪石嶙峋,因之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栖霞山地处南京市东北郊,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乾隆帝六下.江南,曾五次驻跸栖霞山。明镜湖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是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
湖面宛如明镜,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景点名"彩虹明镜"。栖霞山上的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始建于南朝齐永明年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佛像现存515尊,佛龛294个,号称千佛岩。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佛像在内,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有"江南云冈"之称。这些南朝就开始建造的石佛,见证过动荡的历史,也容纳了千年来人们的祈愿。鸡鸣寺起源于六朝时期,是南枣最古老、最知名的寺庙之一,同时也是名字最具特色的一座寺庙。
鸡鸣寺位于鸡鸣山上,因山得名,鸡鸣山原名鸡笼山,明朝时因国子监在附近而改称鸡鸣山,现在人们更习惯称其为北极阁。相传鸡鸣寺起源于"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同泰寺。鸡鸣寺位于玄武湖畔,台城边,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名刹。鸡鸣寺集山、水、林、寺于一体,环境十分幽雅。鸡鸣寺内著名的药师佛塔,是七层八面佛塔,高44.8米。塔内供奉一座明代青铜铸造的药师佛像,这座佛像原来在北京雍和宫,经赵朴初申请、周恩来批准,1972年移至鸡鸣寺。药师佛塔从第二层开始,每层设4个明代金丝楠木佛龛,每座佛龛里供有楠木的药师佛像,共24尊。登药师塔可俯瞰台城、玄武湖,远眺紫金山,风景宜人。
1992年由于当时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新白娘子传奇》剧组来到南京市古鸡鸣寺,借用药师佛塔来拍摄雷峰塔相关剧目,着实"以假乱真"了一把。豁蒙楼是张之洞为纪念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而建。在张之洞担任两江总督时,回忆起在鸡鸣寺与杨锐彻夜长谈国是,悲哀于杨锐之死,遂建豁蒙楼。楼名取自杜甫"忧来豁蒙蔽"。豁蒙楼上,吃点价廉物美的素斋,坐在临窗的座位旁,远眺玄武湖、紫金山,有水天空阔之感。中华民国建都南京之时,毗卢寺因其坐落在民国政治文化中心长江路的起首,而一跃成为全国佛教的中心。太虚法师在此筹建中华佛教会,赵朴初先生长期在此工作。
中华佛学研究会、中国宗教联谊会也设于此,孙中山先生曾亲往静思。寺中有万佛楼一座,供奉镏金铜佛三千尊,造型各异,金碧辉煌,令人叹为观止。新中国成立后,毗卢寺几经沉浮,直到2004年,我国最大的汉传佛教仿明清单体古建筑万佛楼又复建完工,再现当年雄风。斗拱飞檐中"万佛楼"三个描金大字熠熠生辉。楼外黄墙红窗、琉璃飞檐,叠映成趣。楼内雕梁画栋、珠灯藻井,令人目不暇接。一万余尊形态各异的镏金铜佛,金光万道、与曰争辉,善男信女争相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