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吴凡说了什么被骂(在疫情中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上海吴凡说了什么被骂(在疫情中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随着上海疫情越来越严重,确实越来越让人揪心,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不由让大家总是想到一个人:吴凡。
之所以想到她,主要是因为她在3月26日上海市政府抗疫新闻发布会上,说了从经济发展和上海所处地位而不能"封城"的话。现在疫情出现如此严重的局面,很多网友都将责任推到吴凡的身上,因而给她带来了众多的质疑、非议,甚至是指责。
为此,我要替吴凡说几句。
她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说是不是她的错?她所说的"五度"有没有错?
吴凡曾经担任过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2019年辞去这一职务。现在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市抗击疫情专家组成员。在之前二年的抗疫工作中,曾获上海市抗疫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论资历、学识和能力,她是有资格代表市政府说话的,而这次疫情发生后又被市政府任命为新闻发言人。所以,市政府抗疫的决策决定和信息发布,才由她向社会公布。
但我们应当知道,她虽是市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她的讲话纲要是由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决定的,并经市政府及宣传部门审定同意的,她其实只是照本宣科,对于重大问题的决策,她并没有临场决定权,比如在上海市"封不封城"的问题上,她只能按照上级决定发布消息,她只能这样说,也必须要这样说!
那么,她这样说是她的错吗?肯定不是!
也许是决策层想要探索出一条抗疫的新路子,新方法,既然这样说是组织决定的,是专门的会议决定的,那么这个错就不应该算在她的身上。对组织的决定在合理范围内进行一些解读,也并没有什么错,只是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
在发布会上,她所提出的"五度",即抗疫工作要保持"力度、速度、精度、温度和幸福度"的方针。这也并没有什么错的,它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符合抗疫工作的基本要求,符合有力度、快速度、高精度的有效抗疫的效果要求,如果各级各部门和全体市民都按照这一要求进行抗疫工作,肯定不会出现如此被动的局面。说实话,只是这一要求在执行过程中被打了折扣,歪了方向。
因此,吴凡说出的"五度"方针也没有错。
吴凡是一名防疫专家,她之前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得到上级组织和行业部门认可的,也确实取得了很多成绩,曾经为上海市的抗疫工作作出很多贡献的。
这次她所受到的非议和不理解,也并不怪广大网友,上海的疫情确实令人揪心,大家都很着急,但我们应该要弄清楚真实情况,全面了解议论对象,公正客观地发表意见,理性发声,文明发声,合法发声,弘扬正能量,为夺取抗疫的全面胜利献计献策,为上海抗疫战斗的最后胜利鼓劲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