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萧墙的典故,祸起萧墙是什么意思

祸起萧墙的典故,祸起萧墙是什么意思

中华成语博大精深,每个成语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和寓意,很多成语都有相关的典故。今天就来说说祸起萧墙的典故吧。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祸乱发生在家里,一般用来比喻内部的麻烦或者比喻身边的人带来了灾。

历史祸起萧墙的典故,祸起萧墙是什么意思  1

这个典故来自《论语季氏》。鲁国的季康子打算进攻邻国颛臾,扩大其封地,巩固其权力。当时,两个来自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都是季康子的谋臣,当他们听说这件事时,他们来询问老师的意见。孔子明确表示反对,他认为颛臾从未犯过罪,讨伐它是不合理的。

冉有回答说,“大夫季康子想打,但我和子路都不想。”孔子又强调,作为朝臣,冉有和和子路应该尽力劝阻他们。这时,冉有的态度变了。他说:“颛臾国力越来越强,已经接近季康子封地了。如果现在不攻取,将成为后代的灾难。”

历史祸起萧墙的典故,祸起萧墙是什么意思  2

孔子回答道:“冉有,君子讨厌那些不说自己想要什么,却一定要另找借口的人。听说诸侯和大夫,不怕穷就怕贫富不均;不怕人口少就怕不安定。因为财富均衡就不会有贫穷,和谐统一不会导致人口少,国内稳定不会导致政权推翻的危险。像这样做,如果远道而来的人还不投降,那么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当他们来归服时,就让他们平静地生活。现在,子路和冉有,你们帮助季康子,远方的人不归服却又不能招致他们;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保全守住;反而计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恐怕我后代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他自己的宫墙。”祸起萧墙的典故。

历史祸起萧墙的典故,祸起萧墙是什么意思  3

萧墙指的是宫殿中用作门的小墙或屏风,萧墙影射当时的鲁君。当时,季孙氏主导鲁国国家事务,担心一旦鲁君崛起收复主/权,颛臾会凭借地理位置帮助鲁君,所以想先干掉颛臾。因此,孔子说,季孙的担忧不在颛臾,而在鲁君。孔子这句话,后来成为成语祸起萧墙,比喻指来自内部的麻烦。

祸起萧墙的典故,萧墙就是内墙,这表明灾难的根源不是外部因素,而是内部分歧。所以和谐共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稳定发展,公平正义,仁孝治国最重要。

同类推荐

​元曲四大家是谁 有什么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是谁 有什么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是谁 有什么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

​宋恭帝成年后为何选择了出家呢?

宋恭帝成年后为何选择了出家呢? 宋恭帝赵显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波折了,他3岁登基,5岁就成为了南宋的亡国之君。18岁那年,赵被忽必烈送到了寺庙出家。他最...

​明朝皇帝姓朱,为什么赐的国姓是郑?

​明朝皇帝姓朱,为什么赐的国姓是郑?

明朝皇帝姓朱,为什么赐的国姓是郑? 历史上,皇帝很喜欢给人赐姓。本来姓氏比名字要更重要,也更被人看重。可是在历史上不是这样,毕竟皇权最大,皇帝能...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