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成功是因为他的运气够好吗?长寿只是条件之一

司马懿的成功是因为他的运气够好吗?长寿只是条件之一

司马懿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很多人都会认为,三国最终的赢家会是司马懿只是他活的长而已,可能运气成分要高于他自身实力。不过活得长只是条件之一,更重要的是司马懿懂得“隐”和“忍”。司马懿为人非常低调而且谨慎,是不是还会展现自信的一面,这样的人就非常的可怕了。而且司马懿的野心是在朝中一点点被挤压出来的,如果曹爽能和司马懿和平相处,司马懿会不会政变还不知道呢。

驭人不如刘备;出身不如袁绍;治军诸葛亮;心机不如曹操;智谋不如郭嘉;行政不如张昭;狠辣不如贾诩。可他却成了三国最后的赢家。他就是司马懿。

每一个站得高之人,必有他的过人之处,而司马懿的过人之处,在我看来则是他的隐忍。他拥有超常的忍耐力,善于隐藏自己的个性。此人心机重,城府深,让人猜不透琢磨不着,他不把自己暴露在青天白日之下,而是不显山,不露水地暗暗得观察着周遭大大小小的敌人、朋友、利害、局势。三思而行,对人性的洞察力及分析力非常强,超常的忍耐力与度量,非凡的演技和惊人的理解力。这些皆是他夺得最后胜利的关键因素。纷乱的天下,奇才层出不穷,然,独缺一份沉稳,或者说大隐。在权力的竞争中,司马懿一开始就沉着冷静看待这一切,准确地判断他人的个性并做出一套相应的措辞。该推辞的毫不含糊,该磨得磨,该耗的耗,该忍的忍,该打的打,该杀的杀,该放的放,直到一个个被解决。

从群雄逐鹿再到三国鼎立,司马懿只是密切关注却不主动参和,他处于自身难保之中,曹操是极其睿智且狠辣的对手,在他的眼皮子下要自保,绝非易事,只能忍,再忍,忍到对手死去。期间,他“病倒了”2次,第一次是病了7年,第二次三年不到,两次一共9年多时光。 在与曹操的博弈中,司马懿始终不起眼,小心,谨慎,做平庸小人。

曹丕则把他当成股肱之臣,重用之。司马懿从主簿到督军御史中丞。此时的他一改往日隐忍,该打的打,该杀的杀,该赏的赏,短短6年位极人臣。一路升官,权力在手,魏国已不觉间在司马懿的掌控之下了。然,仲达知道,还有一位敌人等着他,诸葛亮。

二人初次对战,司马懿敏锐地看出蜀兵的弱点——骑兵过不了十八弯的蜀道,诸葛亮只能打野战,所以司马懿偏偏打游击。蜀兵无奈只能大骂,把魏军祖宗十八代都骂个精光。士可杀不可辱,魏军被骂的气愤,欲出去拼个你死我活!可是司马懿只是冷淡的说了一句:“全军死守,违令者斩!”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对战,司马懿摸透了蜀军。诸葛亮纵然战术变化多端,军队严整,但粮少兵多,木牛流马勉强能摆渡过崎岖的蜀道,可速度慢,所以耗着也能把蜀军耗死。

六出祁山,诸葛亮都没成功,司马懿心头的隐患张郃也被逼上五丈原让乱箭射死了。第五次北伐,八月末,三分天下的诸葛孔明逝世了,这一次对决,司马懿用“守”战胜了对手。

忍常人所不能忍,成大事者也,便是对司马懿最好的诠释。

同类推荐

​兵力如此悬殊,袁绍为何会惨败于曹操呢?

​兵力如此悬殊,袁绍为何会惨败于曹操呢?

兵力如此悬殊,袁绍为何会惨败于曹操呢? 兵力如此悬殊,袁绍为何会惨败于曹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一、盲目自大,不听劝阻,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意义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意义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意义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最大的影响是使其开始衰落,20世纪前半个世纪内,欧洲两度成为世界大战的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

​刘邦没有重用陈平的原因是什么?

​刘邦没有重用陈平的原因是什么?

刘邦没有重用陈平的原因是什么? 刘邦没有重用陈平的原因是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历史上,刘邦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君主,刘邦...

​陶渊明隐居后,他是如何生活的呢?

陶渊明隐居后,他是如何生活的呢?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无论你原本是什么样的人,只要进入这个染缸,都会人不由己的改变自己的初衷,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在社...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