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引起秦昭襄王猜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白起引起秦昭襄王猜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白起作为秦国史上,立有最大功劳的功臣之一,为什么最后会被秦昭襄王赐死呢?秦昭襄王能狠下心下这样一道命令,不知当时是何心情。其实君王杀功臣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这个人做了背叛自己的事;二是担心其功高盖主,日后控制不住,白起的情况很显然是后者。苏代对秦昭襄王一顿挑拨离间,成功引起秦王对白起的猜忌,此后白起又拒绝再次上阵,这下君臣之间的关系彻底跌至冰点。

白起引起秦昭襄王猜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说起武安侯白起,人人都说他是一代战神。他自幼熟读兵书,从一介武夫逐渐成为武安侯,一生征战沙场从无败绩。在大秦帝国,白起是当之无愧的开疆拓土之能将。其余六国听到白起之名,无不闻风丧胆。

然而,白起纵然在战场上锐意驰骋,杀伐决断,最终却没有逃脱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武将必死的命运。而最终导致他被赐剑自尽的原因,就是政敌范睢那简简单单的九个字。

经过秦孝公与秦惠文王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大秦帝国已经发展到足够强大。其余各国不过是囊中之物,只等着时间来慢慢消化。到了秦昭王时期,昭王继续推行商鞅变法,启用更多平民出身的有用之人,而这些人后来确实成为大秦帝国的中坚力量。昭王十二年,秦国制定击败三晋的战略,战略一定,差的就是人才。正在用人之际,白起应运而生。

白起引起秦昭襄王猜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他少年得志,刚刚出入战场便已经有了大将风范,虽然年轻但却不输历经百战的老将。相国魏冉慧眼识珠,着力推荐白起,白起自然不会让他失望。伊阙之战,白起斩获二十四万魏韩联军首级,夺取五座城池。

正是这一战,使得白起声名鹊起,升为国尉。随后,秦与楚国交战,白起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得楚王献城求和。白起火速推进,楚国最终一蹶不振,终于被秦国吞并。

白起最让人熟知的,当属长平之战。当时赵国强盛,是六国当中唯一有可能与秦国抗衡的国家。尽管当时秦昭王在第一次被赵国挫败之后,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赵国暂时无恙,但是对于秦昭王这样一位志在一统天下的的君主来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秦赵之间,必有一战!昭王四十七年,因上党郡的归属问题,秦赵两国矛盾激化,双方在长平对峙。赵国主将为老将廉颇,同样为战神,廉颇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他闭城不出,只等着最有利的时机,一举击败秦军。然而赵孝成王年轻气盛,以为廉颇惧战,一怒之下临阵换将,改由纸上谈兵的赵括主战。秦军得知赵括为主将之后,临时秘密调换了将领为白起。

白起引起秦昭襄王猜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一次,赵括带走了赵国上下全国积蓄,结果在长平,他不听身经百战的廉颇建议,反而听信赵孝成王的话,火速出击,结果赵军被围困长平四十六日,水粮皆断。根据《史记》记载,因为极度饥饿,赵国将士纷纷互相暗害食肉。最后四十五万投降武安君,却被武安君全部活埋,仅仅留下了两百儿童回国报信。

那个时候的白起,就是大秦帝国派去收拾其余六国最有力的爪牙。有人说他坑杀赵卒四十五万,冷血无情。可是,白起这一做法确实对六国起到了极大地震慑作用。赵国经此一役,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自那时起,六国之中再也没有能与大秦相抗衡的国家。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而白起在大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他用兵如神,英勇善战。他深谙人心,知己知彼。从伊阙之战到鄢郢之战,从化阳之战再到长平之战,白起的战略部署从无失误,为秦国建下了不世之功。这一点,秦王自己自然也知道。

白起引起秦昭襄王猜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身为手握重兵的武将,最怕功高震主,然而如白起这种战神,却连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晓得。他只知道,攻打邯郸势如破竹,攻下赵国指日可待。而秦昭王却与宰相范睢别有用心。他们及时鸣金,命他速速返秦。

白起心中满是不甘,但是为将者,并不能违抗上命。白起只好将唾手可得的赵国首都邯郸再还回去,第二年秦昭王命白起挂帅,再次征讨赵国,白起直言已过了最佳战机。秦昭王认为白起藐视君主,二人数十年不和。最后一次,秦昭王明知必败,但还是命王龁挂帅出征,白起不知秦王试探自己的真意,仍是直言,“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正是这句话,让秦昭王勃然大怒。他命白起出征,白起只好称病。秦昭王命白起的政敌范睢去看望他,范睢回来后说:“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这九个字,杀人于无形。有余言?是什么余言?可怜一代战神白起,建功无数,最后落得个饮剑自尽的下场。

同类推荐

​怎么理解谯周把蜀汉说灭亡这个说法的?

​怎么理解谯周把蜀汉说灭亡这个说法的?

怎么理解谯周把蜀汉说灭亡这个说法的? 说到谯周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这个人是很有故事的一个人,话说他好像也算是很有争议的,因为蜀国的很多情况下都是和他...

​侯景之乱对于南朝和北朝有哪些影响

​侯景之乱对于南朝和北朝有哪些影响

侯景之乱对于南朝和北朝有哪些影响 说到南北朝时期发生的这个侯景之乱,大家可能多多少少有些了解,毕竟这个叛乱事件对于南北朝来说有非常大的影响,虽然...

​榻上策核心战略是什么

​榻上策核心战略是什么

榻上策核心战略是什么 榻上策是由东吴重臣鲁肃对孙权提出的治国策略,据说当时鲁肃和孙权是在榻上完成这番对话,所以被称为“榻上策”。论谋略,其实鲁肃...

​戚夫人为什么能活下来

​戚夫人为什么能活下来

戚夫人为什么能活下来 戚夫人和吕后之间的斗争,以吕后获胜结束,而戚夫人则是被做成了人彘,下场十分惨烈。这种刑罚比直接处死更加残忍,关键在于,戚夫...

​历史上齐国综合国力如何?

​历史上齐国综合国力如何?

历史上齐国综合国力如何? 春秋时期,齐桓公是第一位称霸的霸主,齐国也被认为是春秋四大强国之一。其实齐国建邦以来,就依靠地理位置富甲一方,军事也十分...

​关羽败走麦城,错在诸葛亮吗

​关羽败走麦城,错在诸葛亮吗

关羽败走麦城,错在诸葛亮吗 不少人会把关羽败走麦城,归结于是诸葛亮的错,这真的有道理吗?如果了解这段历史的话,应该就明白,这跟诸葛亮其实没有关系。...

​姜维如何击杀郭淮和徐质的

​姜维如何击杀郭淮和徐质的

姜维如何击杀郭淮和徐质的 在演义中,郭淮曾多次和蜀军交战,并且战绩出色。不过有一次姜维率军将司马昭困于铁笼山,此时郭淮带领魏军杀入,和司马昭里应...

​雍正和隆科多关系如何恶化的

​雍正和隆科多关系如何恶化的

雍正和隆科多关系如何恶化的 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处理过几个地位比较高的大臣,例如隆科多、年羹尧等。当然,他们和雍正帝的关系会逐渐走向恶化,其原因多...

​田氏代齐为什么没有更改国号?

​田氏代齐为什么没有更改国号?

田氏代齐为什么没有更改国号? 战国初年,陈国田氏取代了齐国吕氏成为齐国新的统治者。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封田和为齐侯,等齐康公去世后,姜姓吕氏就...

​匈奴为什么要把苏武迁至北海?

​匈奴为什么要把苏武迁至北海?

匈奴为什么要把苏武迁至北海? 苏武当年以中郎将身份出使匈奴,却被匈奴扣留。此后匈奴单于想尽各种办法,威逼利诱,但苏武就是不愿投降。匈奴人便将苏武迁...

​赵云和张飞谁更勇猛

​赵云和张飞谁更勇猛

赵云和张飞谁更勇猛 很多朋友都喜欢拿蜀汉五虎将相互作比较,那这次我们就打算讲讲赵云和张飞到底谁更勇猛一些。其实论人气,可能赵云会略高一筹,毕竟赵...

​明朝败家子皇帝是谁?真的是崇祯妈?

​明朝败家子皇帝是谁?真的是崇祯妈?

明朝败家子皇帝是谁?真的是崇祯妈? 说起明朝的那些皇帝,看看朱元璋、朱棣等等,能干事,敢干事,也会干事,这的就是甩开了人家十几条大街那么远。然而同...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是什么?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是什么?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是什么? 诸葛亮因为对后世的影响力实在太大,所以坊间一直流传着各种和诸葛亮有关的传说。实际上就拿《三国演义》来说,其中有很多诸葛...

​刘秀建立东汉之后,是如何对待西汉宗室的

​刘秀建立东汉之后,是如何对待西汉宗室的

刘秀建立东汉之后,是如何对待西汉宗室的 东汉与西汉之间,隔着一个王莽的新朝,而正是被戏称为“位面之子”的刘秀,推翻了王莽的新朝,让天下重新回到刘家...

​汉武帝妃子李夫人为和能深受宠幸?

​汉武帝妃子李夫人为和能深受宠幸?

汉武帝妃子李夫人为和能深受宠幸? 李夫人是汉武帝的嫔妃,也是汉武帝最为宠幸的一位妃子。李夫人病逝后,汉武帝思念不已,甚至还请来方士做法,想要再与李...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什么都是短命鬼?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什么都是短命鬼?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什么都是短命鬼? 曹操的儿子有二十多个,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继承人曹丕、神童曹冲、大才子曹植,当然也还有其他一些比较出名的,当然还有...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