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明知是计,为什么还不造反?

韩信明知是计,为什么还不造反?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人可以说是有非常多的了,而这样的人,大部分其实都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毕竟他们的地位和存在,已经威胁到了皇帝本人,如果不把他们除掉而是一直留着的话,对皇帝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如果遇到哪些毫不自知,一点也不收敛的人,他们只会死得更快。而韩信就是这样一个功高盖主的人,而当宫里邀请他入宫的时候,韩信明知这是一个针对自己的计谋,很有可能就是有去无回,为什么不干脆选择造反了呢?下面就让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韩信明知是计,为什么还不造反?

1、其一,韩信太天真,还有野心不大

如果说刘邦的野心是当一个帝王,那韩信其实最初的野心只是拜为上将,能够统率军队去打仗就好了,所以没有背汉自立,并且与刘邦协同作战,在垓下歼灭了项羽最后的有生力量,还是因为根深蒂固的旧观念作祟,韩信压根儿不相信刘邦会真的对诸侯王下手。

所以,他觉得自己做了齐王,就功德圆满了,奉刘邦为天下的共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为在当时,天下封建割据的局面,由来已久,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侵伐,只是共同遵奉一个共主而已。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天下,毕竟年岁尚短,天下之人,都以为封建割据是常态,统一不过是一种暂态。

至于韩信,他当然也难以例外,他绝不相信,刘邦会有那种削平四海、归于一统的想法,就算有也不可能实现。所以,他也觉得没有必要造成事实上三分天下的局面,而只要保有自己齐王的名号和封地就足够了。

说到底,是他天真了!没有政治家的那种深谋远算。

韩信明知是计,为什么还不造反?

2、其二,韩信这个人太自负了

他曾经跟刘邦说,陛下最多带兵十万,而我则是多多益善。他一直以为,正面相对。就连项羽都不是我的对手,区区刘邦只能带十万兵怎么会是我的对手。

而且韩信还迷信,别人曾经为他算过一挂,他知道自己天生是一个三不杀的人。这个人是战神,所以任何兵器都没能耐杀他;只要他人在露天之地,他也不会被杀;只要他的脚站在地上,他也不会被别人杀害。可以说,他对自己人生命运的自信,以及自己过于常人的知识技能,是他人生的双保险,也是他人生平步青云的基石。

但是后来都知道,刘邦对他没有直接动手,但是吕后和萧何却暗中串通好杀害韩信的计划。吕后将他带入未央宫,在这次谋杀中,她欺骗韩信已经抓住对他不满的人,用成就来激起韩信的傲慢心态,请他前来认证。当他进宫的时候,萧何立刻下令动手抓住韩信,韩信此时恍然大悟,痛感当时不听谋士的劝告;吕后的人则巧妙的躲开了“三不杀”预言,把韩信倒挂绑起并且活生生的勒死。人还是要需要听从有建设性的意见,过度自信的话,双保险也会变成双打脸。

韩信明知是计,为什么还不造反?

3、韩信最终的结局

汉十年(前197年),陈豨果然反叛。刘邦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等待着陈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他的弟弟上书告变,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萧何谋划,令人假说刘邦平叛归来,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萧何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致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三族。

刘邦从平叛陈豨的军中回到京城,见韩信已死,又高兴又怜悯他,问:“韩信临死时说过什么话?”吕后说:“韩信说悔恨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 刘邦说:“那人是齐国的说客。”就诏令齐国捕捉蒯通。蒯通被带到,刘邦说:“你唆使淮阴侯反叛吗?”蒯通回答说:“是。我的确教过他,那小子不采纳我的计策,所以有自取灭亡的下场。假如那小子采纳我的计策,陛下怎能够灭掉他呢?”刘邦生气地说:“煮了他。”蒯通说:“哎呀,煮死我,冤枉啊!”刘邦说:“你唆使韩信造反,有什么冤枉?”蒯通说:“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的时候,山东六国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事,一时天下英雄豪杰象乌鸦一样聚集。秦朝失去了他的帝位,天下英杰都来抢夺它,于是才智高超,行动敏捷的人率先得到它。跖的狗对着尧狂叫,尧并不是不仁德,只因为他不是狗的主人。正当这时,我只知道有个韩信,并不知道有陛下。况且天下磨快武器、手执利刃想干陛下所干的事业的人太多了,只是力不从心罢了。您怎么能够把他们都煮死呢?”刘邦说:“放掉他。”就赦免了蒯通的罪过。

同类推荐

​李林甫为什么能得到唐玄宗的信任

​李林甫为什么能得到唐玄宗的信任

李林甫为什么能得到唐玄宗的信任 李林甫,提到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对他没有什么好印象,“口蜜腹剑”说的就是李林甫,而且他一直非常在意自己在朝廷上的...

​朱瞻基实行票拟制,给明朝埋下了哪些危机

​朱瞻基实行票拟制,给明朝埋下了哪些危机

朱瞻基实行票拟制,给明朝埋下了哪些危机 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他在原本内阁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动,使得内阁和宦官的行政权更加突出。此后,朱瞻基...

​战国四公子排名介绍

​战国四公子排名介绍

战国四公子排名介绍 随着《大秦赋》的热播,很多观众也对战国时期的历史抱有兴趣。那今天就准备和各位介绍下在当时非常有名的战国四公子,看看他们各自都...

​秦国国君谁能排在第一?

​秦国国君谁能排在第一?

秦国国君谁能排在第一? 秦朝,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研究的对象,后世两千多年的制度,很大一部分都是从秦朝就开始了,又经...

​班婕妤为何是古代最完美的女人?

​班婕妤为何是古代最完美的女人?

班婕妤为何是古代最完美的女人? 赵飞燕姐妹历来都被认为是祸水,她们出身不高,但是凭借着美貌一路成为汉成帝最宠爱的妃子,赵飞燕还成为皇后,可以说击败...

​武则天为何一定要灭掉薛丁山?

​武则天为何一定要灭掉薛丁山?

武则天为何一定要灭掉薛丁山? 如果说薛讷,很多人不清楚的话,说薛丁山可能就有很多人知道了,薛丁山虽然是个虚构的人物,但是他却是以薛讷为历史原型的,...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最完美的将领分别是谁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最完美的将领分别是谁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最完美的将领分别是谁 《三国演义》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严格来说是历史小说,里面的内容并非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例...

​秦国统一后周天子去哪了

​秦国统一后周天子去哪了

秦国统一后周天子去哪了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牛掰的一个朝代,其历时791年,共经历32代人37个周天子,与后世那些熬不过300年的朝代相比,周朝绝对是充满传奇...

​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

​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

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 “十三将士归玉门”是发生在东汉时期的一起历史事件,当时朝廷决定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而耿恭和关宠被任命为戊己校尉,负责此...

​唐朝四十八藩镇图(高清大图)

​唐朝四十八藩镇图(高清大图)

唐朝四十八藩镇图(高清大图)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唐朝末年的四十八藩镇图的事情,大家也知道,这个四十八藩镇真的非常的厉害的,而且在历史上独树一帜...

​李道宗跟李世民什么关系是什么结局?

​李道宗跟李世民什么关系是什么结局?

李道宗跟李世民什么关系是什么结局? 李道宗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对于他来说,李世民的堂弟这个身份,可能还没有文成公主的父亲这个身份来的更有名吧。毕竟...

​五胡乱华是不是必然事件?

​五胡乱华是不是必然事件?

五胡乱华是不是必然事件? 五胡乱华因八王之乱而起,使得当时西晋和草原进入到了一段十分黑暗的时期。304年,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国力衰弱,陆续建立多个政权...

​孝敬宪皇后是个怎样的人?

​孝敬宪皇后是个怎样的人?

孝敬宪皇后是个怎样的人? 《甄嬛传》、《如懿传》等清宫剧中,都有出现过乌拉那拉·宜修这个角色,其原型就是雍正皇帝的结发妻子孝敬宪皇后。孝敬宪皇后十...

​孙权手底下的猛将有哪些?吕蒙只能排第七

​孙权手底下的猛将有哪些?吕蒙只能排第七

孙权手底下的猛将有哪些?吕蒙只能排第七 在我们的影像当中,三国时期曹魏与蜀汉的猛将是最多的,貌似动物好像是一直都被忽视了一样。然而事实上东吴真的有...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