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时智氏最强大,为什么反而被灭了?

三家分晋时智氏最强大,为什么反而被灭了?

三家分晋一直被看作是春秋时期的结束,以及战国时期的开端,曾经强大的晋国,最终却被三国瓜分,从此战国历史上就没有晋国了,战国七雄里面也没有晋国了。而在当时,晋国内部有晋国六卿,其中智氏是最为强大的,可是为什么强大的智氏最终反而被灭掉了?智氏被灭是怎样的过程,为何最厉害的只是却没有能够撑到最后呢?

三家分晋时智氏最强大,为什么反而被灭了?

春秋未年,晋国公室内讧不断,大权旁落,势力衰微,智、赵、韩、魏、范、中行氏等六家上卿乘机崛起,他们牢牢地把持着晋国的军政大权,不时相互倾轧,擅自征伐,国君在他们眼里,只是可有可无的摆设。

1.如鱼得水,逐渐发迹

智氏家族的首领名叫智瑶,他才能出众,英毅果决,而且生得高大英俊,有一副漂亮的须髯。智瑶上位后多次发动对郑国、齐国及其它周边小国的战争,并取得了不少战果,实力开始变得越来越雄厚。

晋出公十七年(公元前458年),中行、范氏在内斗中失败出逃,被取消了上卿职位,智瑶联合魏、赵、韩三家,在未报告晋国国君的情况下,擅自瓜分了中行氏和范氏的财产、属民和土地,智氏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攫取了绝大部分成果。

这一行为惹怒了晋出公,但晋国公室力量衰微,不足以对付四卿,于是他决定联合齐国和鲁国,一起讨伐以智氏为首的四卿。智瑶等四家预先得知消息,先下手为强,反攻出公,出公不敌,出奔齐国,死在路上。智瑶取代赵氏成为正卿,一举成为晋国最强大的势力,全面把持朝政。

智瑶想全部吞并晋国,自己当国君,但因赵魏韩其他三卿在,未能如愿,不得已,智瑶拥立晋昭公的曾孙骄为晋国国君,史称晋哀公。《史记.晋世家》说:“当是时,晋国政皆决知伯,晋哀公不得有所制。”

三家分晋时智氏最强大,为什么反而被灭了?

2.因酒使性,四处树敌

智瑶与两位上卿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宴会,智瑶喝多了,“戏康子而侮段规”,他戏弄韩康子,同时还侮辱了韩康子的心腹谋臣段规,这在春秋那个重视礼乐制度,崇尚“士可杀而不可辱”的时代,是非常严重的挑衅行为,韩康子虽然忍下了这口气,心中却对智瑶愤恨不已。

智瑶和赵襄子毋恤也有矛盾,而且也是由于酗酒造成的。晋出公十一年,智瑶率晋军讨伐郑国,赵氏首领赵简子有病,不能统军,故派当时还是公子的赵襄子领兵相助。据《史记.赵世家》记载,“知伯醉,以酒灌击”,智瑶酒后强灌襄子,并殴打他。

此后,在进攻到郑都城门的时候,智瑶让赵襄子进城,襄子则请智伯先进。智瑶斜着眼轻蔑的说:“恶而无勇,何以为子?”意思是赵襄子长的丑陋又没胆量,没有能力做赵氏的继承人!智瑶口无遮拦而且肆无忌惮,这一下,又把赵襄子气得半死,但因智瑶位高权重,却也无可奈何。

后来,智瑶还给赵襄子的父亲写信,想阻止他立赵襄子为继承人,不过没有成功,赵襄子虽忍下了这口气,但心中却对智瑶恨之入骨。

三家分晋时智氏最强大,为什么反而被灭了?

3.狂妄自负,不听劝谏

蓝台之会后,智瑶酒醒了,晋国大夫智国劝他做好善后,防备有后患,但智瑶早已膨胀得忘乎所以,狂妄地说:“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在他看来,从来都是自己向别人发难,别人还没有向自己挑衅的胆子,自负到狂妄的地步。

智瑶想全部吞并晋国,但赵、魏、韩三家还比较强大,没有把握,于是他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削弱三家的坏主意。智瑶对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原是中原霸主,现在衰落失去了霸主地位。为了让晋国强大起来,我要求你们每家都拿出一个城邑,来献给国君。”开口就直接索地,根本没把赵魏韩放在眼里。

智瑶先向韩康子、魏桓子要求献出封地,韩康子、魏桓子本不愿意,想拒绝。但在家臣的劝谏下,为了不独自和智氏为敌,他们都献出了一个万户的城邑。智瑶得到了韩氏、魏氏的土地,更加得意,也越发嚣张,继而趾高气扬地向赵襄子指名索要战略要地皋狼,赵襄子当然拒绝。

两次索地成功,智瑶内心已膨胀到了极点,这次被直接打脸,肯定不能善罢甘休。于是在晋哀公三年,胁迫魏、韩一起出兵,攻打赵氏。智伯瑶自领中军,韩氏为右军,魏氏为左军,共同讨伐赵襄子,赵襄子交战不利,被迫退守晋阳城。

智瑶率韩、魏二家围攻晋阳,围困一年多未克,不免着急。一日,偶然查看地形,智瑶发现晋阳位于汾河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回营后马上指挥军士,筑堤引汾水灌晋阳城。

这一下可苦了守城的赵氏军队,因被水淹,“城不浸者三版” ,“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军民饥寒交迫,万分危急。

三家分晋时智氏最强大,为什么反而被灭了?

智瑶十分满意,故邀魏桓子、韩康子一起去查看水情。来到城外,智瑶看见水攻卓有成效,心中大为得意,大声说:“我现在才知道,水也可以灭亡国家啊!”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韩康子、魏桓子两人闻言脸色大变,魏桓子用胳膊捅了捅韩康子,韩康子则踩了魏桓子的脚,两人互使眼色,心领神会。因为魏氏有汾河,韩氏也有绛河,都有可能让智瑶发动下一次水攻。

智瑶的家臣郄疵是个细心而聪明的人,他提醒智瑶说:“韩、魏的主君一定会叛变的。”智瑶不解,郄疵解释道:“三家已约好攻灭赵氏,三分其地。现在眼见要攻破晋阳,魏、韩二君却面带忧色,这不合常理,请主君一定要防备啊!”

智瑶不信郄疵的话,反而作死将他的话告诉了魏桓子和韩康子,韩、魏二君当然不会承认,还说这是有人替赵氏游说,想挑拔智氏与韩魏的关系,智氏那么强大,韩、魏怎么可能与他为敌。

智瑶以为自己的势力真的无比强大,韩、魏两家都害怕,不敢背叛自己,于是相信了韩、魏二君的话。

等韩、魏二君出门,郄疵求见智瑶,说:“我说的话怎能告诉韩、魏二君呢?”智瑶不解,郄疵说:“他们看到我时,脸色阴沉而且急忙离开,说明他们已经知道我劝谏的事了”。

智瑶恼羞成怒,拂袖离开,郄疵无奈,只好想了个脱身避祸之计,请求到齐国出使,离开了智瑶。

三家分晋时智氏最强大,为什么反而被灭了?

4.功败垂成,身死族灭

再说赵襄子正在危城之中一筹莫展,家臣张孟谈面见赵襄子,说:“智、魏、韩三家并不是铁板一块,我若说明利害,他们一定会同我们联合,共同消灭智伯。”赵襄子听了非常高兴,急遣张孟谈施行。

张孟谈潜出城外,面见二君,说:“臣闻唇亡则齿寒。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亡则二君为之次矣。”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意思是赵、魏、韩三家相互依存,以智伯的野心,如果赵氏灭亡,紧接着就会转而对付韩、魏二家,魏、韩两家也不会有好下场。

韩、魏二君对张孟谈的话非常认可,但担心消息会泄露,让智瑶有了准备,抢先动手,张孟谈说:“谋出二君之口,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意思是只要我们三人不说,智瑶不会知道,就不会出问题,于是三家约好日期,共同对付智氏。

这时,智瑶仍蒙在鼓里,还做着灭亡赵氏后,即而慢慢剪除韩魏,最后独霸晋国的清秋大梦,不料韩魏两家突然叛变,反攻倒算,赵襄子也连夜派出死士击杀了智军守堤的士兵,并挖开河堤,让河水直接淹向智军。

智军半夜被淹,慌作一团。赵襄子按计划从城中突击,正面攻击智军,韩、魏二家则从左右两翼出击,杀向智军,智瑶从梦中惊醒,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的被杀了。郄疵由于出使齐国,逃过了这次劫难。

随后赵、魏、韩军队又向智氏的根据地发起进攻,智瑶一死,族人乱作一团散沙,无法抵挡赵魏韩军的进攻,一败涂地,智家二百多口人全部被杀,惨遭灭门。赵襄子对智伯恨入骨髓,竟然把智瑶的头颅砍下,涂上生漆,做了酒器。

智瑶最终于为自已性格上缺陷导致的骄傲自大、刚愎狂妄及不听劝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对于智瑶,司马光说:“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智瑶仗着自己的才能和实力,狂妄嚣张,利令智昏,将对手隐忍、退让视作理所当然,身处险境而不知不察,对下属的劝谏嗤之以鼻,最终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惨遭败亡,身死族灭,真是可悲可叹!

同类推荐

​汉景帝刘启是不是一位寡情、刻薄的皇帝

​汉景帝刘启是不是一位寡情、刻薄的皇帝

汉景帝刘启是不是一位寡情、刻薄的皇帝 了解汉朝历史的朋友,提到汉景帝刘启肯定会想到他开创了文景之治,还平定七国之乱,维护国家统一,是一位拥有丰功...

​为什么说是周平王导致周朝衰败?

​为什么说是周平王导致周朝衰败?

为什么说是周平王导致周朝衰败? 在很多人看来,周朝之所以会衰败,就是因为周幽王的作为,导致了周朝的地位一落千丈。传说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褒姒一笑,不...

​武则天为什么不在西安建都而是在洛阳

​武则天为什么不在西安建都而是在洛阳

武则天为什么不在西安建都而是在洛阳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武则天的事情,其中有一件就是关于这个武则天建都的,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武则天为什么...

​朱瞻墡三次与皇位擦肩而过

​朱瞻墡三次与皇位擦肩而过

朱瞻墡三次与皇位擦肩而过 明朝历史上,朱瞻墡并不是一个很出名的人,他是明仁宗第五个儿子,明宣宗朱瞻基亲弟弟。朱瞻墡比较的长寿,他一生经历了六位皇...

​鲧为什么被处死?真的是因为治水失败吗?

​鲧为什么被处死?真的是因为治水失败吗?

鲧为什么被处死?真的是因为治水失败吗? 大禹治水的故事很多人都是非常了解的了,而在此之前,大禹的父亲鲧也曾经治水,但是他和大禹使用的方法是完全不同...

​湖广填四川是怎么回事?

​湖广填四川是怎么回事?

湖广填四川是怎么回事? 可能有很多人对“湖广填四川”这个词并不了解,这个词说的是清朝时期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表面上看就是将湖广地区的人们迁...

​在清朝当一名知县需要什么条件?

​在清朝当一名知县需要什么条件?

在清朝当一名知县需要什么条件? 说起我国古代知县这个官职,相信很多人都喜欢戏谑的称其为七品芝麻官。事实上,芝麻的小其实是相对于封建王朝庞大的国家机...

​西汉冯唐活了多少岁

​西汉冯唐活了多少岁

西汉冯唐活了多少岁 西汉大臣冯唐的具体出生日期不详,但他应该活了很久,不然也不会有“冯唐易老”的说法。冯唐为人正直,直言不讳,但也因此容易得罪人...

​明朝为何没有继承元朝的领土?

​明朝为何没有继承元朝的领土?

明朝为何没有继承元朝的领土? 要说历史上各个朝代中,哪个朝代的版图最大,那答案一定就是元朝。元朝时期,中国的版图被扩张到了历史最高,是一个巅峰时期...

​赵匡胤最爱的皇后又是谁?

​赵匡胤最爱的皇后又是谁?

赵匡胤最爱的皇后又是谁? 说到这个赵光义和赵匡胤其实也真的是很纠结的两个人,如果要说他们的故事也得说几天几夜,所以今天我们不说这个赵光义和赵匡胤的...

​北魏为什么要全盘汉化?

​北魏为什么要全盘汉化?

北魏为什么要全盘汉化?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有过很多不同的时期,而也并非是只有汉族,汉族在其中只是出于主要统治地位,而历史上也有过很多不同的民族,...

​李牧为何被赵幽缪王冤杀?

​李牧为何被赵幽缪王冤杀?

李牧为何被赵幽缪王冤杀? 战国时期赵国的李牧,是可以与廉颇齐名的名将,都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的军事才能自然是非常高的,然而李牧最终的结局却并不...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