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篇,新三篇,六部战争电影史诗篇
老三篇,新三篇,六部战争电影史诗篇
国产战争类电影,大多时候不被国际同行看好,认为国产片缺少气势恢宏的大镜头,从而让许多军迷影迷对美俄等国的战争电影情有独钟。其实这是一种文化差异的误解,国产电影所展示的内涵,大鼻子们未必看得懂。同时,这类电影很多时候是作为普及教育,商业运作和宣传明显不够。
《大决战》剧照
票房不吸引眼球,不代表影片质量不行。比如上个世纪的老三篇:《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这三部电影,无论哪一部拿出来,都是史诗级的。之所以讲文化有差异,那是因为国产影片更注重人物性格、谋略、决策对战争胜负影响的描绘,而不仅仅是关注于用了多少飞机大炮,打了多少枪上了多少人。
《大转折--》剧照
老美的电影场面是宏大,挺抓眼球的,但一般人眼珠子根本转不过来。再恢宏的场景,观众只能欣赏到冰山一角。换句话说,从影片中看到的,永远比照片和宣传海报中看到的要少得多。我们不强求别人模仿我们的文化和风格,看电影只能是各取所需。
打个比方说吧。中国人过年,要守岁,一般大年三十都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在家里过的。老外也过年,过的是圣诞节,他们就喜欢走街串巷一起在外面热闹。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没有好与不好之说。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剧照
新世纪的国产战争类电影,同样好戏连台,虽然融入了一些商业元素,但注重内涵和格局的调子从来没有改变过。如果一定要选出新三篇,那么《建国大业》《集结号》《辛亥革命》应该可以入围。
《辛亥革命》剧照
入选理由呢?《建国大业》云集百位一线影星,零片酬倾情演出,诸多影帝影后只有一句半句台词,此其一。文戏为主、武戏为辅,文戏比武戏更耐看更有韵味,此其二。战争场面不多但画面精美、制作精良,战场氛围非常逼真,此其三。这部电影排在新三篇的首位,可谓当仁不让名至实归。
《建国大业》剧照
《集结号》本应有机会排在第一的,因为有了更质感的大佬,只好屈居第二。这是一部基本与贺岁档重合的电影,战争题材在这个时间段上映,能够获得巨大成功,本已说明问题。一句话,接地气,还原年代比较客观真实,是影片得到高度赞扬的直接原因。
《集结号》剧照
《辛亥革命》能够入围三甲,恐怕有不少影迷不服气,没办法,有成龙大哥和胡歌小哥在,还有这么高的票房和分值,入选也在情理之中吧。
《辛亥革命》剧照